一、公司概况
1.1 公司全称与成立时间
南京公用的全称为南京公用事业股份有限公司,成立于1992年,1996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(股票代码:000421)。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,是南京市属重点公用事业企业,业务涵盖燃气供应、公共交通、水务及新能源服务。
1.2 资产规模与员工数量
截至2023年6月,公司总资产规模达128.6亿元人民币,净资产约58.3亿元。员工总数约6,500人,其中燃气、公交等一线服务人员占比70%,技术研发团队占比10%。
1.3 分支机构
公司下设15家控股子公司,包括南京港华燃气、南京公交集团、南京水务公司等,业务覆盖南京市全域及周边镇江、扬州部分区域。
二、主营业务收入及比例
2.1 主营业务构成
南京公用聚焦四大核心板块:
- 燃气供应(占比50%):管道天然气、液化石油气销售,年供气量超30亿立方米。
- 公共交通(占比30%):运营公交线路280条,车辆5,000余台,年客运量逾8亿人次。
- 水务服务(占比15%):自来水生产、污水处理及管网维护,日处理能力200万吨。
- 新能源业务(占比5%):充电桩运营、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。
2.2 收入增长趋势
2022年实现营收89.5亿元,同比增长12%;2023年上半年营收47.2亿元,同比增速回落至6%,主要受居民用气量增速放缓影响。
三、当前客户分布与获客渠道
3.1 客户分布
- 燃气用户(占比55%):覆盖南京230万居民用户及5,000余家工商业客户。
- 公交乘客(占比30%):日均服务220万人次,学生及老年群体占比超40%。
- 水务用户(占比12%):服务南京主城区及江宁、浦口等新城区。
- 新能源客户(占比3%):网约车、物流企业使用公共充电桩。
3.2 获客渠道
- 市政特许经营:燃气、公交业务通过政府授权获取区域垄断经营权。
- 政企合作:与住建局、交通局签订PPP协议开发水务及公交场站项目。
- 数字化平台:通过“我的南京”APP集成燃气缴费、公交查询功能,用户超800万。
四、核心管理层
4.1 现任管理层
- 董事长:李祥(2020年至今),南京市国资委委派,主导智慧燃气与公交电动化转型。
- 总经理:王强(2021年至今),原华润燃气高管,推动燃气老旧管网改造工程。
4.2 历任总裁
- 张明(2015-2018年):完成公交集团资产注入,实现公用事业板块整合。
- 陈峰(2018-2020年):启动“煤改气”工程,新增工商业用户2,000家。
五、行业地位与竞争对手
5.1 市场份额
- 南京燃气市场:占有率超85%,区域绝对龙头。
- 公交客运量:占南京市公共交通分担率45%,仅次于地铁。
5.2 主要竞争对手
- 燃气领域:新奥能源(江宁区局部)、华润燃气(江北新区)。
- 公交领域:地铁集团(轨道交通竞争)、共享单车/网约车(短途出行替代)。
六、股价表现
6.1 当前股价与历史波动
- 当前股价(截至2023年10月):约6.3元/股,市净率1.1倍。
- 历史最高价:18.9元/股(2015年国企改革概念高点)。
- 历史最低价:3.8元/股(2020年疫情期间)。
6.2 股价驱动因素
- 燃气顺价机制落地(居民气价每上浮10%,年利润增厚1.2亿元)。
- 新能源补贴政策(充电桩建设补贴每增加1元/千瓦,投资回报率提升2%)。
七、财务健康与风险指标
7.1 关键财务数据(2023年中报)
指标 | 数值 | 公用事业行业均值 |
---|---|---|
资产负债率 | 54.8% | 58.2% |
毛利率 | 22.3% | 20.5% |
经营性现金流 | 8.6亿元 | 行业Top25% |
7.2 风险提示
- 价格管制:居民气价调整滞后于门站价波动,2023上半年价差损失超5,000万元。
- 公交亏损:低票价政策下,公交业务年亏损约3亿元依赖财政补贴。
八、股东结构
8.1 主要机构持仓
- 南京市国资委:通过南京城建集团持股51.2%(控股股东)。
- 全国社保基金:持股4.3%(长期投资者)。
-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:持股6.8%(外资交易通道)。
8.2 十大股东名单(2023年中报)
- 南京城建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
-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
-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
-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八组合
九、潜在主要风险
9.1 国家政策风险
- 财政补贴缩减:公交运营补贴占收入30%,地方财政压力或致补贴延迟。
- 碳达峰要求:燃气老旧管网改造需投入超10亿元,资本开支压力增大。
9.2 国际形势风险
- LNG进口成本:欧洲能源危机推涨亚洲现货价格,2023年采购成本同比增25%。
- 技术替代风险:氢能源公交试点可能冲击现有电动公交资产价值。
十、公司联系方式
10.1 总部地址
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26号南京公用大厦
10.2 联系电话
025-8320-8888(总机)
10.3 官方网站
总结
南京公用凭借区域垄断优势与多元公用事业布局,在民生服务领域地位稳固,但需应对价格管制与新兴业态冲击。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其顺价机制突破(2023年非居气价已实现联动)与新能源转型进度(规划2025年建成5000个充电桩),同时密切跟踪地方财政支持力度。低估值(PB 1.1x)与高现金流(经营性现金流覆盖率1.8倍)提供安全边际,但需警惕能源成本不可控导致的利润率波动风险。